甘耀明真的很會寫,筆到之處,斑爛奪目。
想像力豐富又有趣,p.100 台灣兵向日本軍隊長說明台灣食物,粽子是台灣飯糰,肉鬆是泡了醬油的「海雲」,桔子醬是本島味噌,皮蛋是本島萬年卵。
中西方的人事物在他的故事裡像抺了奶油般滑溜融合:p.297稻草人是四肢被釘的耶穌。p.301兩個半月形的木片/筊是神明的兩瓣嘴。B29轟炸機頭的Alice洋女人可以是聖母、媽祖、觀音,OK手勢是蓮花指。
有些讀來是吉卜力的魔幻感:p.230一直想投入火車爐火中的螢火蟲人尾崎讓我聯想到移動城堡裡的卡西法,尾崎也回應為他取外號的拉娃是「一團融化的賽璐珞」,因為拉娃用雙腳鉗住父親不讓他赴南洋當日本兵。
但太亮眼了,閱讀起來眼睛很吃力,要對抗文字的亮才能讀下去。也因為太亮了,故事像一件披掛重金珠玉的華麗豪服,細讀精美,但看不清楚這豪服底下的人究竟長什麼模樣。
邊譜老闆說之所以選《殺鬼》乃因這故事涵蓋比較多事件,從日治/日據(兩個說法各有不同意義),到二次大戰台灣光復,乃至二二八。
故事主角是帕,原住民小男孩,被唐山過台灣的漢人阿公劉金福收養,又被日本兵鬼中佐認為義子,整部經歷的事件人物精彩刺激,帕這主角本身的個性反而不夠清楚鮮明。
但還是要說作者的文筆真的很漂亮,濃郁華麗的想像力,如果可以拍成動畫或電影,滿滿情節可以大秀特秀想像力及視覺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