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晚上六點半,在國家級簡訊認證的豪大雨中,有五個人依然排除萬難前來參加「末日讀書會」。
稱之「末日」是因有個日本人在1999年出版的漫畫裡精準預言311東日本大地震,因此同一本漫畫暗示2025年7月5號日本將發生大地震,便被渲染成一個「末日預言」。
還好我們平安渡過了這一天,和讀書會一樣。一開始風雨交加,騎車來的像在衝浪,但結束時風平浪靜,連地都快乾了,很難想像兩個小時前我們被雨打得像瘋子一樣。
今天討論的是《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說他喜歡史記,我猜他用人物史方式寫這書就是從司馬遷那裡得來的想法,讀來人物生動像在看戲。尤其第一章〈萬曆皇帝〉,順著作者的筆看一個十歲男孩朱翊鈞如何從積極認真,慢慢轉變成消極懷疑的皇帝。
書很多人還沒看完,討論有趣,於是決定繼續讀,下個月繼續討論。
讀書會結束,有點興奮,想放鬆,東摸西摸,卻很浮躁,感覺心裡有團東西,不整理睡不著。於是把書、把筆記拿出來,把心裡那團東西寫下來,才覺得舒服,才覺得安心。
再問自己:為什麼讀書?
因為好玩,好看。但這很表面,像好吃一樣是感官式的愉悅。
今晚讀書會後、整理完感想,我發現讀書,真正讓我滿足的,不是讀了、知道了,而是我能「整理」、「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過程有點痛苦,但就像去運動、去重訓,累得滿身大汗,但,真痛快!
肌肉要練,推理能力也要練,雖然寫了,但覺得像台灣的馬路坑坑洞洞,有待加強。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