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早味:豎臊 |
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 it is worth doing slowly... very slowly./一件事只要值得做,就該慢慢地做。 ~ Gypsy Rose Lee 美國脫衣舞孃之后
星期天早上八點未到便去了一趟市場,不是因為勤快,而是被口水驅動,因為昨天看了黃婉玲的《百年台灣古早味》,書裡把「豎臊」寫得像毒品一樣,夫妻為了爭食差點吵架。所以今天一大早便來市場買絞肉丁,想試試這豎臊的魔力。
但這豎臊可不是做好馬上能吃,書裡寫要放六個月以上。之所以叫「豎」 臊便是因為完成後要放半年,在廚房「站」半年才有「豎」臊這名字。早年肉是稀有物資,好不容易有塊肉,先榨豬油,油全煉出來,炸乾的肉渣像寶貝一樣收起來以後再吃。
半年後拿出來,也不能馬上吃,加水再熬煮兩個小時,才會得到讓人如痴如醉的肉臊香。白飯多煮點!
為了體驗豎臊的魔力,當然要愈快動手愈好,半年很久耶!
有人說:書和人一樣會串門子。之所以會知道豎臊也是讀書串出來的。
最近開始聽 Podcast,蔡珠兒/港台滋味大不同,從菜市場到飲食書寫 聽得很過癮,聽她比較港台兩地菜市場人情、食材的細微差異。比如:香港光是牛腩就分成爽腩、坑腩、崩沙腩、蝴蝶腩,可見香港在吃牛腩這件事上必定十分講究。台灣人情味濃,但也不能說香港沒有人情味,他們就是直來直往,這是香港很特別的東西,不是粗魯而是習慣。此外,她說台灣食材豐富多樣,但開心之餘引發另一個問題:要去哪裡才能買到最好的?
聽她說食譜:「食譜要寫得好,真的是太難太難,也太少太少。絕大多數的食譜,都犯了草率的問題,沒有把『關鍵味』寫出來。」我真是太同意了!真的,那個什麼幾匙幾c.c.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每道菜應該有它該有的味道。麻婆豆腐一定有個最重要、關鍵的食材、味道,才叫麻婆豆腐,它不該只是辣辣的豆腐。我會希望食譜書可以把一道菜的關鍵指出來,讓我可以指認,而不是面目模糊,千人一面。
蔡珠兒推薦兩位中菜食譜書作者:黃婉玲、曾秀保。把黃婉玲的《百年台灣古早味》找來看,因此被引來做豎臊。
此外,她也談到幾個她喜歡的飲食作家。聽到人介紹喜歡的作家,很像在做心理測驗,預測自己和她是不是同類型的人。當她說到汪曾祺,她在我心中便成了一個跳島,可以透過她跳到我喜歡的地方,果然,當主持人依慣例要來賓朗讀一段文字時,她讀的是向田邦子的散文。Bingo!
五十分鐘的 podcast 裡,蔡珠兒在 38:40 時說了這句話:
就像講話,不會講一輩子到老年就變演說家。喜歡做菜,不會做了一輩子菜到晚年就變飲食大師。不會的。不去訓練、不去精煉,不會更上層樓。
這句話打中心坎。
在我生活周遭, 普遍的態度是做人不要太辛苦,循規蹈矩過好每天日子就好。然而我真的不喜歡這樣,人生不該是同樣的日子重覆 n 次。每天每天有一點小發現,每次每次有點小進步,我喜歡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