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膽」指的是政治人物的發言撰稿人,來賓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文膽李靜宜,她提到「文膽」雖然也是寫文章,但卻是「代筆」,要從老闆的心理、想法、邏輯出發,因而比一般寫作多了一層難度。
她提到一個有趣的細節。因為國語不是李前總統的第一語言,因此在撰寫講稿時要避開某些「發音」、詞彙,避免造成李總統發言上的困擾。另外,每年元旦、農曆年和國慶前,她都睡不好,因為都有重要講稿要準備。
此外她也提到,文字用看的和用聽的不太一樣。同樣的意思用「動詞」跟用「受詞」表達,力道是不一樣的。
過年間看《原子習慣》,指出養成習慣有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奬賞。我就以「讓自己每星期跑步」練習一下:
- 提示:如果當晚要洗頭,那天就去跑步。「洗頭」就是跑步習慣的提示。
- 渴望:跑步可以一邊聽Podcast,Podcast的內容很有趣。因為「Podcast」有趣,跑步也變得有趣。
- 回應:下載有趣的Podcast,接著載上無線耳機和手機去跑步。
- 奬賞:邊聽邊笑,汗水淋漓,心情和身體都好快樂。
四個步驟中,我覺得「提示」和「回應」最重要。還有一個步驟也很重要:預約下次,讓習慣不斷重複發生,這才是「習慣」。
還蠻滿意自己能把「跑步」和「洗頭」綁在一起,洗頭不用刻意便會自然發生,因而跑步也就會有自然發生的頻率,是不錯的設計。
「回應」是最難的,因為它就是習慣的核心-讓動作發生、執行!
書裡提到要「讓行動輕而易舉」,之所以選擇跑步做為運動項目,便是因為社區裡有健身房、有跑步機,無論天氣如何,沒有交通問題,是我最簡便的運動方式。
而我為什麼沒辦法養成寫作習慣,不是因為不知道寫什麼,而是每次覺得想寫什麼時,不是Mac不在身邊(Mac中文輸入比Windows、手機好用太多),就是時間不對(要工作、要處理家務),或是環境不對(有小孩或別人在身邊),而心情環境都對的時候,想寫的感覺、想寫的東西又跑掉了。
如何減少寫作阻礙?對我來說就是把時間空出來給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