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vacuum
英語詩人很少在乎讀者。
約瑟夫·布羅茨基(1940~1996)常用「真空/vacuum」一詞來指讀者。說話時面前空無一人,這就是「真空」。
他們只考慮詩作本身,相信作品憑自身的力量能找到讀者。所以,「目中無人」是英語詩人寫作的一個基本原則。
詩人約翰·貝里曼(1914~1971):為你所熱愛的、已經死去的人寫作(for the dead you love)。他心裡有理想讀者,即使這種讀者不存在當下。貝里曼熱愛十七世紀的美國詩人安·布蘭德斯璀特,視她為「怨姐」 (Bitter sister) ,他甚至在有的詩中直接對她傾訴。
超越時空追求直接的理想讀者,作品本身擁有直接的傾聽者,一般者只能「偷聽」。詩人不在乎讀者,只跟詩中的「你」溝通。
「現在」作品 vs 「過去」讀者
批評家托馬斯·艾略特說讀者並不僅僅存在當下,也存在於過去和將來。這種說法表達了另一個文學觀念,即讀者是縱向的,而不只是橫向(當前)的 。也就是說真正的文學作品會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讀者都有影響。
現在和將來的讀者我們不難理解,因為如果作品足夠優秀,就可能比作者活得更長久,也會擁有將來的讀者。那麼現在的作品怎樣影響過去的讀者呢?艾略特著名的〈傳統與個人的才能〉 一文中說一部優秀的作品一旦出現,整個文學傳統都將變動以接納這部新作品,這樣新的作品也修改了傳統的作品。
以心中偉大作家為讀者
以色列小說家阿倫·阿珀爾費爾德(Aharon Applefeld):寫作時必須同時讀一本偉大的老書。一部古老的書不但可以成為你風格和精神的輔助,也能讓你找到直接讀者,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偉大作家。
我無法認同書商們相信的特定讀者,因為誰都拿不準自己的書能被什麼人喜歡。 「特定讀者」實際上是變換無常的,根本不靠譜。但理想讀者不然,特別是當你把一位偉大的作家當作直接的理想讀者時,就會想像出一個基本固定的讀者群。
想想看,每一部偉大的作品後面有多少已經被時間驗證了的讀者。我們當然渴望自己的作品能抵達那些偉大作品後面的讀者,因為他們是最優秀的,最久遠的,也是應該是我們終極的理想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