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3

主婦週記10: 買魚

新鮮冷凍鯖魚一大尾一百多,
價格不高營養高。

去市場買魚,挑好魚還要等殺魚,等一條魚去鱗、去內臟、分切。

「只要賭客留在賭桌上愈久,輸的就愈多。」賭博輸贏沒人有把握,但以上規則沒人可以反駁。同樣的法則也發生在等魚處理好的這幾分鐘,往往就又多買了幾百塊。身旁載眼鏡的婦人個頭小小的,出手闊綽:「給我兩盒蝦子。」

很多人一買就幾千,每次只買幾百塊的我,一直很珍惜魚販的服務,無論是魚的處理或老闆親切的招呼,能得到同等級的服務,心存感激。

看老闆娘右手纒著紗布,問負責算錢、老闆的國中女兒:「媽媽的手怎麼了?」原來是幫忙殺魚的人不做了,老闆娘接手,頻繁用刀受傷產生的職業傷害。現在是老闆在殺魚。

老闆娘打包好蝦子大買家的東西:「總共1425。一千四就好。」

載眼鏡婦人開錢包拿錢,想湊剛好數目。老闆娘說:「沒關係我可找錢。」

「我不想找錢,我不合意那個味。」

在旁邊的我被她的直白及語氣「冷到」。

老闆娘沒再說什麼。婦人湊足剛好的錢,包括二十五塊,付清。老闆娘面帶笑容地給她一句:謝謝。

客人說的沒錯,魚販找的錢多少有點魚腥味,豬肉攤找的錢也常都油膩膩地,不喜歡但也不敢像大買客這樣當面說出來,只是私下準備一個塑膠袋另外放。老闆娘感受一定比我複雜。

下一次去買魚,攤子前多了一桶水,裡面好幾顆對切的檸檬。

「老闆,這是給人洗手的嗎?」有客人問。

「是啊!」

老闆娘的手沒再綁紗布了,雖然還貼著藥膏貼布,但應該有比較好了。


2022/07/20

書摘《電影道具大師設計學》

有看過《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超級狐狸先生》、《法蘭西特派週報》嗎?魏斯.安德森的電影超有個人特色,電影色調都很特別、美術都很利害,我這個外行人只能這麼說。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道具便出自《電影道具大師設計學》作者之手。

細節對寫作而言十分重要,就像契訶夫的槍:如果一把裝滿子彈的槍不開火,就不要把它放在舞台上。就算槍沒有擊發,但只要讓角色帶上一把槍,味道就不一樣了,如果再多描述這把槍,這個角色就更立體了。玩味這槍的細節及隱喻,豐富了閱讀的趣味。

「使者」(herald)是一種故事創作原型(archetype),指驅動劇情、角色行動的一段訊息或一位傳遞訊息的人物。

像是:一封緊急電報、一份卷軸,或是按下答錄機播放鍵。「使者」也可以是個角色,像《饑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中,十二歲的小櫻必須參加遊戲且廝殺至死,逼得女主角不得不挺身而出。

無論 「使者」是哪一種形式,故事主角就算百般不願,他們的生活都即將發生難以想像的變化。

「只是一張紙」的道具,身為電影平面設計師的作者對這種評價頗有微詞,因為「一張紙」正是她/他整個職業的根本。他們稱這些「使者」叫「主角道具」(hero prop),是必須受到鏡頭檢視的作品,並在故事中佔有一席之地。

有人以設計一張紙當成職業,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但只要去看看電影中一些不可或缺的平面道具,就能對這個職位略知一二。《巧克力冒險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查理必須獲得金獎券才能參觀工廠,《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中,因為三封弔唁信都寄給同一位母親,於是才有了搶救二等兵的行動。

2022/07/08

主婦週記9:花生湯

 

之前端午包粽婆婆給了我一大袋花生,四十顆粽子是能消化多少?那用量根本就是零頭。翻看陳靜宜的書寫到花生湯,想到我們台中「美村豆花」裡的花生,便想到冰箱裡納涼的花生們。

煮過綠豆、紅豆後,對豆類的心得就是:堅實的澱粉。烹煮重點在「瓦解」。

用水泡它,讓它吸收水分,室溫下吸收得比放冰箱效果好。但注意不能放太久,幾個小時就好,否則天氣熱可能腐壞,遇水則發的綠豆可能孵出豆芽。哦!對了,加鹽,用鹹水泡,透過濃度高低落差形成滲透壓,幫助豆子吃水。

吸飽水後瀝乾,送進冷凍庫,讓吸進去的水造反。水結冰體積增加9%,喝飽水的豆子,凍了之後就從裡到外被撐開了。

之前綠豆曾用加水炒乾的方法,套用在花生上似乎也有幫助。但花生炒過像染了咖啡,花生仁還是純白無瑕比較好看。

隔天把凍過的花生拿出來,加水,就是可以去膜了。這個步驟會花上好一段時間。不知道有沒有更好、更有效率的花生去膜方法,我是一顆顆剝,不,應該是一顆一顆「搓」。


《X檔案》中有一集〈Bad Blood〉講的是吸血鬼,經歷一整天沒有結果的追捕,深夜男主角穆德回旅館休息,叫Pizza來吃,結果Pizza被下藥,穆德失去行動力,此時吸血鬼現身攻擊,在這危急之時,穆德想到的自救方法是:桌上的葵花子,抓一把灑在地上。我想這有什麼用?結果,吸血鬼看到滿地的葵花子,他禁忍不住彎下身開始撿拾,一顆一顆⋯⋯

邊搓花生膜,邊想吸血鬼看到葵花子的感覺:搓了一顆,忍不住再搓第二顆⋯⋯。這次花生,概測約有千顆,分了幾次才把所有花生脫膜完成。

晶瑩亮白的花生仁

花生仁也要保溼。如果沒有馬上要煮,或是分次脫膜,脫膜後的花生仁最好密封。曾經花生仁沒蓋直接放冰箱,那次便多花一點時間才煮軟。

陳靜宜在《喔!臺味原來如此》裡寫到,年輕時友人有個曖昧對象,當兵放假那天恰好是冬至,兩人興起自己買花生回來煮湯圓,結果煮了大半天花生都還是硬的,直至收假時間,曖昧對象還是沒能吃熟花生。失敗的花生湯圓預告兩人關係:終究是「熟」不起來。

想吃入口即化花生真的需要時間。

為了省時間、省瓦斯、省電,我用快鍋。花生仁和約花生量兩倍的水,放電鍋密蓋煮至鳴鳴叫後,轉中小火再煮半個小時,關火悶它個兩個小時後再開,就有一鍋入口即化的花生仁了。

後記:糖水另煮,趁熱調入。有次花生都快放涼了才想到煮糖水、加糖水,結果等涼時間太久,那鍋花生最後酸了。真的是「白了功」。

2022/07/03

主婦週記8:小姐回家

小姐這學期在連鎖電影院打工,得到賣票、賣爆米花、入場撕票的工作體驗。

說到現在電影院都分好幾廳,開場時間也不一樣,時間快到時工作人員便要在廳口大喊電影片名,提醒觀眾入場:「A廳兩點半《捍衛戰士:獨行俠》即將開場,觀眾請在這邊排隊!」

困難在有些日本電影動漫片名像在說故事,落落長達數十個字,要一口氣唸完不簡單,像是《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讓人很想簡稱:「30歲處男」請在這邊排隊!

可是,這樣可能沒有人會來吧!

小姐回來了,但暑假還沒開始,還有個三千字的評論報告要交,為此重看了一遍《媽的多重宇宙》。

胡鬧到一個極致,轉化成另一種味道。劇情不斷推升,期待著濃醇香的結局卻弱掉了。

宇宙跳來跳去(verse-jumping),瘋狂地玩啊、打啊,最後卻說要靠最失敗、一事無成的那個Evelyn拯救,說愛與包容就是答案,這結局也是「Jump」來著?

小姐再看一次,報告字數還是停滯不前。我們討論了一下,我突然想到對這電影的觀感。

在這個充滿機會的時代,隨便個交友軟體就有數百上千的人可供瀏覽。花許多心神「挑選」,做出最佳選擇,似乎只要「選對了」任務就圓滿了。

不,空虛的感覺讓人覺得結局就這樣太簡單了吧。

過去的人或者現在有些人,沒有那麼多選擇,一輩子認識的人可能就是小村子的數十人,沒什麼選擇,甚至沒有選擇,但他們的人生不見得不快樂。

為什麼?我想關鍵在「經營」。

《安娜卡列尼娜》一開場,托爾斯泰就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宇宙再多,Evelyn就這麼一個,如果遇到問題只是逃,多重宇宙不過就是流浪宇宙,愈廣闊,愈寂寞。

面對問題,處理或承受,「經營」得好不好才是挑戰,要花的心力更甚於選擇。

而「問題」有時不是別人是自己。

解了一個宇宙的問題後,是否,會不會,其他宇宙的問題也有了解答?

連鎖效應,這又是另一種電影類型了。

2022/07/02

小姐的生日小書


生日送什麼好?

在這個物質不缺的時代。

做一本小書。在她出生後,每一年找出一張照片,看看這位小姐的成長軌跡。

「親手做的禮物」很貴重,嚇人的貴重,除了好吃的食物,大都很難處理,很難處理那份心意,可以丟嗎?我沒有想要嚇人的意思,不過是整理一下,勾勒一下過去這二十多年來的大略輪廓。補充一些她可能忘了,不知道的旁人眼光。小書不佔空間很好收。

找照片,現在不用相本,都在手機、雲端相簿裡。但千禧年那個當時才剛從BB Call跨進智慧手機,數位相機、手持錄影機、DV那些大得不得了的影像檔最終都收在一片片光碟裡,如今要看光碟裡的資料還得特別去找一台還有光碟機的電腦或筆電。

畫質從粗糙到細緻,數量從簡少到繁雜,從光碟找到雲端。花了兩個晚上篩選出每年一張照片。發現2011年完全沒有記錄,那年怎麼了,沒有記、遺失,還是錯置在某個資料夾裡?

精選照片放進USB拿到便利商店印出來。一次最多只能選印六張,書寫的現在才想到,這設計可能是為了妨止爆印,想像影印時不小心多按一個0導致的可怕結果。身後感到壓力,有人默默排隊呢。結束第二批列印,讓她先用。

原以為能自主操作事務機,從USB裡印出照片,是頭腦靈光、年輕的一種認證。這高中女生一樣也是要印東西,但她的做法是叫出手機裡的QR Code,掃它。當下覺得手上的USB已經落伍,現在什麼都上雲端了,「姐姐」!


照片印出來,手工上場。

手工去背把主角一張張剪下來,分散貼在八開薄牛皮紙上,空那麼多是要幹嘛呢?寫字。

選照片時全憑直覺喜歡,完全沒設想寫什麼,望圖發呆了一會兒。想到最近看張亦絢《感情百物》,就模仿她,看照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關鍵在「獨特」。

六歲,是張快樂跑的照片。我寫:

跑吧!盡可能地跑,在有力氣的時候。
媽媽我的責任就是鞭策妳做到妳以為做不到的。
像生孩子一樣「用力!」
孩子出生後什麼痛苦都忘了,只覺得自己很利害!


九歲,是張在步道拍的照片,照片中步道木樁上寫著:小心詐騙集團。有陣子台灣風景區常有「鏢客」出沒,隨機找人攀談拐騙人買藥酒、民俗偏方。女兒擠出吸血鬼似地表情和木樁合照。看著照片,順著寫容易,但太無趣。我寫:

「欺騙是必要的」, 比如相信自己能成就大事。

雖然動機有想要譁眾取寵,但這話是真心的。

十四歲照片她帥氣地含著棒棒糖,小姐從小愛吃糖。像灑網一樣,放開聯想尋找這張照片可以寫些什麼⋯⋯,我想到賭神:

賭神失憶時沒忘記他最愛吃巧克力,一片片黃色包裝紙包著。Feodora 60%純巧克力,微苦,有淡淡煙草味。失憶的賭神像天真的小孩吵著吃糖。回神後,一樣吃巧克力氣勢卻完全不同。Feodora來自德國末代皇室公主的名字。 
雷神演員把槌子帶回家,拿來把玩總被老婆收進櫥櫃。沒關係,反正雷神一召喚,神槌終會回到他手中。

某些戲劇中,有些演員或導演會為角色設計特別的動作或道具,強化角色的特質。一開始它們是裝飾性的,但之後,反而成為一種信念或精神的表徵,甚至所在,在角色迷失或沉淪時,喚醒他。

女兒愛吃糖,從小就這樣,是她的一個偏好,平凡生活裡的一點「甜」。我不知道這個喜歡對她來說代表什麼,我寫下的文字是個隱喻,她得自己去想老天給她「愛吃糖」這個人設的意思。

在《感情百物》裡張亦絢提到她有本「言靈小冊」,用來抄錄語言韻味產生「靈力」的小語。其中她最喜歡的句子是來自猶太文化的「配得上我們的苦難」。

「配得上的苦難」這想法很有意思,看著女兒十五歲的照片,硬是把它寫進去:

這是我覺得最好看的一張。紫白、粉紅,都是妳愛的顏色吧!除了視覺,溫暖、柔軟、擁抱也是舒服得不得了的觸覺,可是這應是在天冷時拍的,一定要很冷才行。 

別讓自己覺得受苦,找出「配得上」這苦難的打扮和意義。

天冷的時候,我們可以打扮、穿得漂漂亮亮地冷。

十六歲國中畢業,阿嬤、爸爸和妳的合照,像三個方塊堆在一起:

阿嬤、爸爸不僅有著相同的方型臉,也有著相同的溫和質性。 
妳也長的像爸爸,可是卻像我一樣不溫和。沒關係,只要本心是「正誠」的,僵固的現實很需要「不溫和」的人來爆破! (可是日常運作需要溫和的人⋯⋯)

十八歲,妳在書桌前為考試奮戰,小弟弟用妳小時玩過的餐具組精心製做一套「下午茶」,兩手奉上給妳。這塑膠製的餐具組,十年過去它一樣讓妳弟玩得很開心。

沒用的東西就丟了吧!但有些東西我會留著。 

這是妳九歲的生日禮物-下午茶點心餐具組,還附一個小推車。玩具餐具是薄薄的空心塑膠。輪到小弟玩它的時候,狀態和妳玩它的時候一樣好,也和妳一樣開心。  

商人說: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套九歲的玩具餐具組也是。  

十九歲的照片,一樣是小弟和妳,他整個人用兩隻手吊掛在妳背上,妳無視他,繼續走動和我說話。吊掛在妳背上的弟弟是負擔?

有些關係、身份可以解除,像學生、會員,但血源關係沒辦法。如果這關係是好的,當然很棒,但如如果不好呢? 
逃避是其一方法,如果逃的了。閃不掉就去管理它。

二十歲的照片,妳吃著我用三種鮮艷顏色水果堆積成的水果珠寶盒,這張照片寫什麼好?看著繽粉飽和的畫面,我想到找照片時發現2011年完全沒有資料。現在回想,有段時間可能我心裡有點憂鬱。

「今天和昨天一樣,這禮拜是上禮拜的重複。」妳一定聽我過這麼抱怨,直到發現吳念真也說同樣的話才體認到「憂鬱症」。 
平衡的方法是:承認重複、無意義也有它不可剝奪的存在必要。芒果、火龍果、奇異果也能組成珠寶盒,但誰有閒功夫每天這樣吃!

寫下「承認重複、無意義也有它不可剝奪的存在必要」後, 我發現這是我憂鬱的藥帖。

二十一歲,我們一家人去台東玩,在池上伯朗大道騎了好大一圈後,去吃冰。不愛戶外活動的妳,這碗淋了妳最愛的湯圓、粉圓、紅豆的剉冰,足足地撫慰妳剛才曬太陽的煩燥。做這本小書很細瑣:

手工去背已經挑了把利落的剪刀,還是留下毛邊在輪廓的髮夾彎處。我從來就不是個溫情派的媽媽,身為妳的母親,我服務的對象不是小孩,是「選手」。要在這世上為自己打拼的選手。因此我們之間有很多「毛邊」是必然的。 
我喜歡這些「毛邊」,像清冰上淋的粉圓、紅豆、湯圓。


最後一張是妳和小弟兩人嘻哈看影片的日常耍廢照,兩個人還把腳放在客廳裡的那張長桌上。不過那桌子也沒什麼立場抱怨被人踩,誰叫它要在那個位置、高度,人不放腳也難。看著妳們兩的腳趾頭:

大弟出生時產房的護理長把洗乾淨的他抱來,給推出手術房的我和爸爸「驗貨」:「1、2、3、4、5,1、2、3、4、5⋯⋯」把所有手指、腳一一數給我們看。我和妳爸心裡都很想笑,但她很認真。 護理長完全沒有把Baby當貨物,而是很慎重地「確認」。 
我和妳爸心情很High,「生小孩」身體、心理衝擊很大,興奮驚險害怕,腦袋像飛到半空中的沖天炮,妳弟的腳趾把我們拉回地面。

好啦,生日只有一天,生活是每天,這比較難。

不知道做這樣一本生日小書送妳
會不會對妳形成壓力?
千萬不要被我影響,這是我的選擇,
妳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感覺。

擠了幾天,終於全都配上圖說。要我重寫一次,可能又不一樣。把照片及圖說裁下本就是不規則形狀,搭上圖說文長不一,仍舊是不規則形狀。人如此圖,本就不規則成長,正正方方不太可能,也有點可怕。

八開酒紅紙裁成小書頁,一頁一張貼上去。本來淺黃牛皮紙想配深灰書頁做背景,但是家裡的深灰不夠,酒紅倒是一疊,有點久,顏色都要褪了,淺黃配酒紅也還不錯,就用它吧。到底要不要去買紙,還是就手邊有什麼就用什麼?要將就還是特別製作?做到後段,我的執行力只夠還不差的做完。

就這樣,剪、貼、寫、黏,一個星期零零碎碎的「工人」智慧,終於完成一本小書。送給女兒,希望別嚇到她,媽媽愛玩的一點心意。


註1:配得上的苦難

「配得上我們的苦難」就這樣短短的幾個字,沒頭沒尾,也沒解釋,但或許它真有靈力,讓我很想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幾番Google,找到可能來自《 Man's Search for Meaning》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猶太精神科醫師在1946年所著的一本書(中譯《活出意義來》),書寫人類在集中營裡的遇到的精神、心理挑戰。

翻書來看,原來這句話來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百度上有人說這是他在西伯利亞集中營時說的:「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如果我們受的苦和罪,不能幫助我們成長,那我們真的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沒遇過猶太人,也不認識任何俄國人,但我知道很多嫁不對人的女性讓自己「配得上」所受苦難的理由:就當是上輩子欠他的。這理由最大的好處是能安慰自己,不讓自己的精神再在為什麼迴圈裡空轉,讓痛苦看得到終點。只要這輩子撐過去就好。